首页 / 中药 / 苦地胆

苦地胆

好东西
发布时间:

苦地胆

名称:苦地胆

【名称】: 苦地胆

【来源】: 本品为菊科植物地胆头Elephantopus scaber Linn.的干燥全草。

【出处】: 实用中草药彩色图集. 第一册

【别名】:苦龙胆草、天芥菜、鸡疴粘、土柴胡、马驾百兴、草鞋底、牛插鼻、铁灯参、披地持、地楷杷、牛托鼻、土蒲公英、吹火根、毛兜细辛、铺地娘、铁扫帚、铁筶杯、铁丁镜、一针刺、铁灯柱、毛刷子、地苦胆、兔耳风、草鞋根、理肺散、铺地丹、牛吃埔、铁灯盏、儿童草、假蒲公英

【 简介】原植物 地胆头为具根状茎的多年生草本,高30~60厘米;茎粗壮,二歧分枝,密被白色紧贴硬毛。叶大部分基生,近无柄,匙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,长5~18厘米,宽2~4厘米,顶端钝,基部渐狭,边缘具浅钝齿,两面被长硬毛;叶脉羽状,侧脉10对以上,离缘弯拱网结。头状花序小,具4朵花,密集成顶生的复头状花序,基部围以3片卵形的叶状苞片;总苞片2层,长椭圆形,顶端渐狭成刺尖,被短糙毛;花秋冬开,淡紫色,同型,全为两性管状花,花冠长约8毫米,檐部扩大成漏斗状,上端5裂,常1片深裂;花药基部具钝耳;花柱枝丝状,顶端钻形。瘦果纺锤形,具10纵棱,被短柔毛。冠毛为5条硬刺毛,基部宽扁。

生于路旁、林缘或空旷草地上。分布我国东南至西南部各省区。全世界各热带地区均有。

【采收加工】 春、夏、秋季均可采收。拔取全株,抖净泥沙,晒干。

【药材性状】 根状茎长仅1~2厘米,下端丛生多数黄色须根。叶多为根生,近无柄,叶片纸质,皱缩,匙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,长通常8~12厘米或过之,灰绿色,疏被白色长硬毛,边缘具疏齿或近全缘。花茎自叶丛中抽出,高出叶丛之上,直而硬,稍扁,长达25厘米,被硬毛,断面中空;茎生叶极少。头状花序于花茎上顶生,花冠多脱落。以叶多,色灰绿,无花者为佳。

【性味和功用】 苦、寒。归肺、肝经。清热解毒,利尿消肿。用于感冒,鼻衄,黄疸,肠胃炎,咽喉炎,肾炎。外用治湿疹,疔疮,蛇虫咬伤。常用量10~15克。

【附注】 广东汕头和梅县等地所用的地苦胆为本种同属植物白花地胆头E.tomentosus Linn.的全草。后者茎多分枝,叶茎生,花白色与本种不同。

【功用】: 归肺、肝经。清热解毒,利尿消肿。用于感冒,鼻衄,黄疸,肠胃炎,咽喉炎,肾炎。外用治湿疹,疔疮,蛇虫咬伤。

性味: 苦、寒。

【各家论述】

1.《生草药性备要》:散疮,凉血,消毒,去痰。理鼠咬、蛇伤,亦能止血。治肠风下血。

2.《本草纲目拾遗》:叶:可贴热毒疮。

3.《广州植物志》:治湿热。

4.《福建民间草药》:利尿消胀。

5.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叶:敷热毒疮,乳痈,跌打。

6.《广西中药志》:清热解毒。治痧气热病,捣烂敷热疮。煎汤熏洗兼内服治眼睛上膜。

7.《闽东本草》:温脾利水,宽中下气。治水肿,腹胀,咳嗽,疳积,疝气。

【用药禁忌】《南宁市药物志》:体虚者忌之。《广西中药志》:寒症勿用。《泉州本草》:孕妇慎用。

【药理作用】

1.抗菌作用:应用地胆草注射液(水煎浓缩后酒精提取液,再加醋酸铅去掉沉淀制成)作体外抑菌试验(纸片法,每纸片含生药量约30mg),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。用平板倾注法,每15ml含生药18-24g时,对大肠杆菌、绿脓杆菌、伤寒杆菌、痢疾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菌作用。

2.抗炎:煎剂10g/kg灌胃,对大鼠蛋清性关节炎有抑制作用;乙醇制剂5g/kg灌胃,对甲醛性关节炎亦有抑制作用。

3.抗肿瘤:地胆草内酯及地胆草新内酯在体内、外对KB细胞有细胞毒性活性,地胆草内酯对小鼠白血病P388有显著的抑制作用;地胆草内酯、地胆草新内酯分别为50-100mg/kg,对大鼠瓦克肉瘤-256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,在体外对人鼻咽癌-KB细胞半效抑制浓度为0.28-2.0μg/ml;去氧地胆草内酯对大鼠瓦克瘤-256亦有显著抑制作用。

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,请关注我们,好东西网将持续分享更多生活知识。

1.《苦地胆》援引自互联网,旨在传递、分享更多网络信息知识,仅代表原作者观点,与本网站无关,侵删请联系站长。

2.《苦地胆》仅供读者参考,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,对其原创性、真实性、功效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。

3.文章转载时请保留本站内容来源地址:https://haodonxi.com/zhonyao/4932.html

苦草

苦地胆根

阅读全文
好东西合作伙伴
搜索

好东西

绿色健康网

经验功效使用知识物语食谱百科中药问答
回顶